【健康科普】4.17世界血友病日——科学防治血友病,从孕育生命开始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4-18 点击量:67次
2025年4月17日,是第37个“世界血友病日”,今年的主题为“科学防治血友病,让生命不再脆弱”。今天,让我们一同解锁血友病的遗传规律,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,为孩子编织起抵御风险的铠甲,让每一个生命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与力量。
一、血友病是什么?
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市,血管就是四通八达的“道路”。当道路破损(受伤出血)时,身体会派出一支“维修队”来修补——这支队伍的核心成员就是“凝血因子”。而血友病患者的体内,缺乏某一种关键的凝血因子(血友病A:Ⅷ因子缺乏,血友病B:Ⅸ因子缺乏),导致“维修队”人手不足,止血速度变慢。轻微的磕碰可能淤青一大片,拔牙后出血难止,甚至关节、肌肉会莫名其妙地肿痛(自发性出血)。
关键点:
血友病是“遗传病”(天生基因缺陷),但不会传染。
二、为什么“传男不传女”?
血友病的致病基因位于“X染色体”上,而男性只有1条X染色体(女性有2条),因此:
男性:若X染色体携带缺陷基因,一定会发病。
女性:女性“携带者”(一条X正常,一条异常)虽通常无症状,但可能出现轻度凝血异常(如月经量多),亦可能将缺陷基因传给儿子。
极端罕见:女性两条X染色体均异常时才会患病。
举个真实例子:
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是血友病携带者,她的后代通过联姻将基因传遍欧洲皇室,因此血友病曾被称为“皇室病”。
三、血友病诊断三步走
1. 验血:凝血功能检查(APTT延长)。
2. 测凝血因子活性:明确是Ⅷ还是Ⅸ因子缺乏。
3. 基因检测(可选):指导家族遗传风险评估。
四、科学备孕,降低遗传风险
误区:血友病患者不能结婚生子? 错误。
遗传咨询和产前检查是关键。
1.专科就诊:夫妻双方(尤其家族中有血友病史者)应到血液科、遗传科或产前诊断中心咨询。
2.基因检测:
女性疑似携带者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是否携带致病基因。
男性患者需明确基因突变类型,为后续胚胎筛选提供依据。
3.产前诊断:
怀孕后通过绒毛膜取样(孕10-13周)或羊水穿刺(孕16-20周)获取胎儿DNA,检测是否携带致病基因。
非侵入性产前检测(NIPT)可初步筛查胎儿性别(因男性胎儿风险更高),但需结合侵入性检测确认。
4.辅助生殖技术(ART)
第三代试管婴儿(PGT-M):通过体外受精(IVF)培养胚胎后,进行基因检测,筛选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植入子宫。适用于高风险夫妇(如女性携带者+男性正常,或女性携带者+男性患者)。
性别选择:部分地区允许选择女性胚胎(仅携带者,不发病),但需符合伦理法规。
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障碍疾病,由于患者体内缺乏必要的凝血因子,轻微磕碰也可能导致严重出血,甚至威胁生命。作为罕见病的一种,血友病现目前虽无法完全治愈,但通过规范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、早期干预以及科学的生活管理,血友病患者完全可以获得与常人相近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。让我们共同关注血友病群体,用医学专业知识点亮希望,为每一个生命注入温暖。
孕产保健部门诊:荣县妇幼保健院二号楼一楼
住院部:荣县妇幼保健院二号楼四楼
住院部24小时咨询电话:6211120
门诊时间:上午8:00-12:00 下午14:30-18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