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端午养生】 一年一端午,一岁一安康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5-31 点击量:169次
中医素有“端午灸”的传统,旨在通过艾草将端午时节旺盛的阳气引入体内,从而实现远胜平时的补养功效,甚至实现冬病夏治。 过去民间有谚语: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来。端午节前后因气温、湿度都比较适合细菌的繁殖,容易造成如感冒等的流行。
饮食养生
1.粽子: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,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中,经过蒸煮而成。粽子不仅美味,还富含碳水化合物,能为节日活动提供充足能量。
2.咸鸭蛋:咸鸭蛋:滋阴润燥、清肺解毒,其富含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对健康有益。
3.绿豆糕:绿豆具有清热解毒、利尿消肿的功效,是很好的消暑食品。
4.艾草:可以用艾草煮水洗澡或悬挂艾草以驱邪,艾草具有温经止血、散寒止痛的功效。
禁忌
1.防范五毒咬伤:五毒,即蜈蚣、毒蛇、蝎子、蟾蜍和壁虎,它们的毒性极为强烈。在五月,这些毒物活动频繁,因此务必小心防范,避免被其咬伤。
2.避免野外活动:五月气候潮湿,细菌与有害物质易滋生,毒气也易扩散。为防身体受损,建议五月尽量减少野外活动。
3.禁止游泳:五月河水温度偏低,游泳容易导致感冒或其他疾病。此外,河水中的有害细菌和毒物也较多,游泳风险加大。
4.节制同房:五月古称“毒月”,虽有“妻子回娘家”等旧俗缺乏科学依据,但适度节欲确利于养生。
综上所述,五月虽然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只是个普通的月份,但遵循古代传统和科学观点,适当注意上述禁忌,将更利于身体健康。
脏腑经络养生
1.中脘穴
主要功能是疏肝养胃、消食导滞、和胃健脾、降逆利水、祛眼袋、养颜美容和延缓衰老,按摩此穴可缓解胃痛、腹胀及消化不良,日常按压还能促进胃肠蠕动。改善消化功能。
2.足三里
主要包括调理脾胃、增强免疫力、缓解疼痛、补益气血,按摩足三里可以和胃健脾,从而能够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、脘腹胀满、便秘、轻咳嗽、痰多、改善虚劳赢瘦、下肢麻痹等症状。
3.丰隆穴
主要作用包括化痰祛湿、健脾和胃、安神定志、通经活络等,常用于改善痰湿体质、消化问题、失眠焦虑及下肢不适,可通过适度按压或揉搓刺激,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的效果。
我院中医科适用中医适宜技术
1.督脉灸
督脉灸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,以艾灸作用于督脉(人体背部正中线)及相关穴位,通过热力和药效刺激,达到温通经络、扶阳固本、祛寒除湿、增强免疫的效果,适用于虚寒体质、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的调理。
适用人群:①阳气不足者(如长期熬夜、久坐办公人群);②慢性病患者(如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支气管炎);③亚健康状态(如失眠、疲劳、免疫力低下);④虚寒性痛经、宫寒不孕;⑤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咳嗽等。
2.腹部铺灸
腹部铺灸是一种中医外治法,通过在腹部特定穴位或区域铺撒艾绒并点燃,利用温热刺激调节气血、祛寒除湿、温补阳气、改善消化功能、缓解痛经及宫寒等,适用于虚寒体质或慢性疾病调理。
适用人群:①脾胃虚寒导致的腹胀、消化不良;②女性宫寒痛经、月经不调;③阳虚体质者(如畏寒、手脚冰凉)等。
中医科门诊地址
荣县妇幼保健院一号楼三楼
咨询电话
0813-6104820
门诊时间
上午8:00—12:00 下午14:30—18:00